大圆柱电池行业趋势 - 大圆柱电池与固态电池成为新能源市场爆火概念,特斯拉第1亿颗4680电池下线及松下量产准备推动行业发展[2] - 除4680外,18系/21系/26系/32系圆柱电池销量增长,便携式电源/电动两轮车/低速四轮车/电动工具市场兴起为圆柱电池开辟新应用场景[2] - 2025年全球圆柱电池需求预测:新能源汽车93.2GWh、电动工具23.7GWh、储能16.8GWh、两轮车7.1GWh,四大领域为重点发力方向[3] 市场竞争格局 - 大圆柱电池TOP10企业市场份额达96.9%,行业集中度极高[3] - 按电芯只数统计:宁德时代出货量第一,亿纬锂能第二,朗泰通/鹏辉能源/多氟多紧随其后[3] - 按GWh单位统计:亿纬锂能第一,多氟多凭借60/46/40系列大容量电池反超宁德时代位列第二[3] - 2024年大圆柱电池出货22.3GWh,占圆柱电池总量14.7%,技术成熟将推动份额持续提升[3] 核心技术突破 - 干法电极工艺突破:特斯拉通过收购Maxwell获得技术,解决混粉均匀性和三元正极辊压难题,可缩短产线30%并降低电芯成本[6] - 极耳焊接技术革新:全极耳设计缩短电子迁移路径降低内阻,激光焊接技术延伸至18/21系电池;特斯拉无极耳技术通过导电材料镀层实现电流直接传导[7]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应用端扩展至储能/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亿纬/鹏辉/中比/多氟多开发46系列变种型号[9] - 设备端技术革新:逸飞激光全极耳整形揉平工艺、诚捷智能大圆柱卷绕机、三迪数字包膜涂覆技术[9] - 材料端创新:威金迈预镀镍技术、固科新能源超高镍多元材料、力通威BMS系统提升电池性能[9] - 国内外电芯厂集体布局:宁德/亿纬/鹏辉国内领跑,松下/LGES/三星SDI国际巨头加速入场[9] 产品优势分析 - 性价比优势:工艺简化使成本降低15-20%[9] - 安全性能:电池包电芯数量减少40%+,BMS管理效率提升[9] - 续航能力:极耳技术+正极材料革新使单体电芯能量密度提升25%[9] - 快充技术:无极耳设计使充电速度提高30%以上[9]
22.3GWh!大圆柱电池“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