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态势分析 - 2024年中基协公示纪律处分决定书161份,较2023年118份、2022年54份、2021年35份、2020年16份显著上升,显示近五年监管持续趋严 [3] - 监管措施同步覆盖机构及主要责任人(如总经理、合规负责人) [3] 2024年处罚类型分布 - "取消会员资格并撤销管理人登记"占比最高达43%(69份),其次为公开谴责27份(17%)、警告26份(16%) [7][8] - 其他处罚包括暂停产品备案3-18个月(21份)及取消会员资格(18份) [7] 撤销管理人登记的十大原因 信息披露违规 - 未按约定披露定期报告或重大变更信息(办公地址、实际控制人、涉诉等) [10][11] - 提供虚假净值、关联交易信息或高管挂靠 [12][13] - 隐匿银行账户、配合投资者虚假出资 [14] 检查配合度不足 - 拒不提供材料、失联或提供虚假证据将导致从重处罚 [15] 投资者适当性缺陷 - 未验证合格投资者资质(100万元门槛/300万元金融资产) [16][17] - 超200人上限或拆分份额规避要求 [18][19] 保本保收益承诺 - 通过合同条款(如24%收益兜底)、补充协议或资金支持变相刚兑 [21][22][23] 勤勉义务缺失 - 未参与尽调、独立决策或保存交易记录 [25][31] - 自融、代持股权、违规出借基金财产 [27][28][30] 非专业化运营 - 兼营借贷、担保等冲突业务 [36][37] - 咨询收入占比过高或收取标的方费用 [38][39] 其他重大违规 - 基金产品未备案 [40][41] - 与关联方混同办公/财产 [42] - 涉及非法集资、挪用资金等刑事犯罪 [43] - 内控失效(如高管缺位、无从业资格审核) [44][45][46][47] 监管趋势总结 - 2023年《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实施后登记门槛提高,强化"严进宽出"导向 [9] - 撤销登记复核维持率100%,显示监管执行刚性 [48]
2024年度中基协纪律处分大盘点——撤销管理人登记的十大典型情形
梧桐树下V·2025-01-06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