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展历程 - 公司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1995年王传福借250万元人民币创业,用人工加夹具模式替代自动化生产线[9][12] - 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首款逆向开发车型F3在2005年上市,2009年销量达24.7万台成为当年销量冠军[21][23] - 2008年伯克希尔以2.3亿美元认购公司9.89%股份,14年间未减持,投资回报超30倍[26][27] - 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同年市值突破万亿人民币[64] - 2024年新能源车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辆,员工规模近100万人,拥有自建社区和基础设施[5][6] 关键战略决策 - 2009年抓住中国"十城千辆"政策机遇,率先布局电动客车和出租车市场[29][30] - 2016年引入奥迪前设计总监艾格,确立Dragon Face设计语言,组建国际化设计团队[38][39][43] - 2020年自主研发刀片电池,通过针刺实验营销扭转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劣势[54][58] - 2021年推出DM-i超级混动技术实现"油电同价",插混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提升[60][62][63] - 2023年发布仰望品牌进军百万级豪车市场,U8车型上市一年获8000订单[65][67] 技术研发突破 - 早期通过逆向工程开发车型,将丰田卡罗拉开发周期压缩至12个月[23] - 垂直整合体系在2020年疫情中快速转产口罩,日产能达1亿只[50][51] - 动力电池经历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再回归的技术路线调整[54][55] - 第五代DM技术实现NEDC工况下2.9L/百公里亏电油耗,综合续航超2100公里[62] - 仰望U8搭载四电机技术实现原地掉头等创新功能[65] 市场表现 - 2019年经历至暗时刻,净利润同比下降42%,月销徘徊3万辆被称"比三万"[6] - 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231.6%至59.4万辆,获58.7亿元补贴[59] - 2023年10月单月销量突破50万辆,插混车型占比达61.6%[63] - 单车均价从2012年7.8万元提升至2022年17.6万元[65] - 前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5] 政策环境影响 - 深圳市政府通过融资租赁和车电分离模式助力早期电动公交推广[13][15] - 2015年获深圳市政府23亿元直接资助建设动力锂电池项目[15] - 2019年补贴退坡50%导致下半年销量同比降49.6%[31][32] -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利好插混车型[34] - "双积分"政策部分抵消补贴退坡影响[31]
比亚迪 30 年的 13 个决定性瞬间:关于野心、抉择和一些运气
晚点LatePost·2024-11-19 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