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大众集团面临销量下滑和财务萎缩,计划关闭德国三家工厂并裁员近万人,同时全员降薪10%,打破其2029年前不裁员承诺[5] - 中国市场占据大众40%业务权重,但大众电动车项目已失去分享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崛起红利的机会[6] - 大众电动化战略的核心逻辑是依托中国市场实现规模化,但MEB平台车型在华表现不佳,导致战略调整[21][45] - 大众通过控股大众安徽、成立VCTC、与小鹏汽车战略合作等方式,转向低成本获取中国新能源车技术和方法论[51][55][56] - 大众电动化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在欧美市场与丰田竞争,重新夺回全球市场份额[58][59] 大众集团现状 - 2024Q3汽车生产量6632万辆同比-34%,销售量6463万辆同比-44%,交付量6524万辆同比-28%[11] - 营业利润129亿欧元同比-205%,销售收入2373亿欧元同比+09%[11] - 拟关闭德国三家工厂并裁员近万人,全员降薪10%,打破不裁员承诺[5] 中国市场重要性 - 2016年大众以1030万辆全球销量首次登顶,其中中国市场贡献398万辆[14] - 2017-2019年大众全球销量维持在1070-1100万辆,中国连续超400万辆[14] - 相比丰田中国销量占比仅17%,大众高度依赖中国市场[15] 电动化战略演变 - 2015年因"排放门"事件投入70亿美元启动MEB平台研发[20] - 2016年发布"TOGETHER–Strategy 2025"电动化转型战略[21] - 原计划2015-2025年投入1500亿欧元,但MEB平台在华表现不佳导致战略调整[45][49] - SSP平台推出时间推迟至2026年后,整合MEB、PPE等平台技术[47] 战略调整举措 - 2020年取得江淮大众75%股权并更名为大众安徽,规划年产能35万辆[43] - 2023年成立VCTC缩短30%研发周期[51] - 2023年7月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499%股权,联合开发两款B级纯电车[55] - 2024年与小鹏深化合作至EEA架构和CMP平台开发[56] 未来竞争格局 - 预计2026年大众全球销量将缩量至700万辆级别,与丰田差距扩大[59] - 欧美市场将重新成为大众核心业务权重(50%销量),需通过电动车争夺燃油车份额[59] - 大众可能成为连接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与欧美市场的理想渠道商[68]
最好的路摆在大众面前: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海外代理人
晚点LatePost·2024-11-13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