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肥胖、上瘾并非你意志薄弱,而是食品公司盯上了你丨晚点周末

超加工食品(UPF)的定义与特性 - UPF指用塑料包装且含有家庭厨房不常见配料的工业化食品 包含添加剂、欺骗性营销等广义加工过程[4][19] - 典型特征包括高糖(如9颗方糖/罐可乐)、高脂、低纤维 含黄原胶(细菌粘液)等非食物成分[6][16] - 破坏人体饱腹感系统 导致进食速度加快且延迟满足感 每分钟热量摄入显著提升[6][8] 行业现状与商业策略 - 欧美UPF占饮食比例达60% 中国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3][28] - 食品巨头通过赞助研究(如96%否认糖危害的研究由行业资助)、法律威胁(56页律师函)等手段维护利益[21][30] - 营销策略包括奥运赞助(Nike)、明星代言(lululemon贾玲)、健康声明(低脂高纤维标签)[3][29] 健康影响与科学证据 - UPF关联癌症、代谢疾病风险 实验显示1个月80%UPF饮食导致体重增加12斤且激素紊乱[8][9] - 人造甜味剂虽无糖但提升胰岛素水平 刺激对其他甜食的摄入欲望[3][6] - 婴儿配方奶粉在中低收入国家添加7.3克糖/份 导致肺炎腹泻死亡率上升[26][27] 公司行为与监管挑战 - 雀巢等企业被证实54%产品健康评级低于3.5星 但股东压力迫使CEO转向低健康标准生产[19][34] - 行业通过旋转门(如监管者转任企业顾问)影响政策 控制慈善机构及学术组织[10][24] - 烟草公司曾主导UPF风味开发 现采用相似成瘾性配方(如Philip Morris收购食品品牌)[44][45] 解决方案与市场转变 - 智利模式:强制黑色警示标签+校园禁售+高税 使含糖饮料销量下降23%[40][41] - 建议补贴新鲜食材(西兰花)而非大宗商品(小麦) 推动供应链转型[41] - 消费者认知是关键 需明确UPF与烟草同属成瘾性有害产品[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