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晚点独家丨字节再试硬件:探索 AI 耳机、眼镜等产品,与豆包大模型联动
晚点LatePost·2024-09-10 22:18

字节跳动的AI硬件战略 - 公司正在探索将大模型与硬件结合,既自主开发AI硬件,也与外部硬件公司合作 [3] - AI硬件团队负责人Kayden带领开发与豆包大模型联动的智能耳机,同时推动与手机厂商智能助手合作 [3] - 团队以收购的大十未来科技人员为基础,隶属于AI产品团队Flow [4] - 同时关注AI眼镜方向,可能通过投资或内部团队研发,已与某互联网公司前大模型核心人物合作 [8] 首款AI硬件产品详情 - 第一款自研产品为智能耳机,植入豆包大模型并与豆包App联动 [4] - 耳机基于收购的大十未来科技OWS耳机技术,可不入耳穿戴 [4] - 团队还整合了Kayden此前创立的硬件公司部分专利和人员 [4] - 硬件团队向字节战略副总裁朱骏汇报,朱骏曾创办被字节10亿美元收购的Musical.ly [4] 现有AI产品布局 - Flow团队旗下拥有豆包智能助手、扣子/Coze智能体平台、星绘图片生成等多款AI软件 [4] - 智能体平台团队是除AI助手外公司看重的另一重点方向 [7] - 高层频繁参与Flow业务讨论,几乎每周与AI硬件团队开会 [8] 外部合作与投资 - 已投资AI眼镜研发商李未可20%股份,该产品将在博士眼镜门店首发 [8] - 展示过与外部合作开发的机器狗、学习机等3款AI硬件产品 [8] - 收购的PICO团队也在研发搭载豆包大模型的可穿戴设备 [8] 过往硬件尝试教训 - 2019年起多次尝试硬件均未成功,包括收购锤子科技、PICO等 [9] - 教育硬件大力智能灯2021年销量仅4万台,远低于200万目标 [9] - 收购PICO耗资90亿元,高峰期团队超2000人,现已大幅收缩 [9] - VR内容生态投入巨大,如10亿元购买世界杯版权 [9] 互联网与硬件开发模式差异 - 公司擅长的AB test和数据驱动方法不适应硬件长周期开发特点 [10] - 硬件需要更多依靠团队判断和消费者调研,而非短时数据反馈 [10] - 类似Google手机、微软Surface等互联网公司硬件尝试多未成功 [10] 当前AI硬件策略调整 - 选择已有成熟品类的耳机和眼镜,而非教育市场的新品类 [10] - 定位为手机配件而非替代品,降低用户接受门槛 [12] - 借鉴Meta与雷朋合作模式,在传统产品上添加AI功能 [11] - 抓住苹果AI功能在中国市场暂未落地的窗口期 [12] 行业动态与挑战 - Google推出搭载Gemini模型的AI手机和耳机 [10] - 苹果宣布将GPT-4o整合进Siri [10] - Meta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3季度出货突破100万台 [11] - 全新形态的AI硬件如Ai Pin面临退货量超购买量的困境 [12] - 行业共同问题在于是否高估了大模型对硬件的影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