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变化 - 当前投资逻辑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强大的工业化基础和工程师红利为硬科技和科技制造业崛起奠定基础 [6][7] - 投资需同时满足"科技进步趋势"和"政府政策引导"两个要素,估值会脱离传统财务模型 [6][19] - 中国在AI和机器人领域出现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明星项目,背后有庞大的企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支撑 [6][9] 市场表现与情绪 - 2025年一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A股、港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轮番上涨 [3] - "924"事件后沪深300涨21%,科创板指数涨50%,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0% [8] - 春节期间的《哪吒2》、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突破性进展提升全社会关注度 [8] 投资策略与布局 - 基石资本5年前裁撤消费投资团队,集中资源布局半导体、AI和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 [5][10] - 每年保持30-40亿人民币投资速度,重点布局中美存在代差的领域 [10] - 在GPU领域投资摩尔线程、壁仞,大模型领域投资MiniMax、百川智能,机器人领域投资埃夫特、智元等 [3][10] - 半导体领域实现全产业链投资,包括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等存储芯片企业 [10] 资本市场与退出 - IPO数量从三年前的500家降至100家,上市门槛过窄不利于社会投资 [12] - 理想状态是每年IPO和退市各200-300家,形成动态平衡 [12] - A股未能吸纳阿里、腾讯等优秀企业,需放宽硬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13] 行业认知与判断 - 具身智能领域技术含量高,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仍需要十年演化 [25] - 造车是成熟制造业,竞争激烈,更看好上游产业链如汽车芯片、智慧座舱等项目 [22] - DeepSeek等明星企业出现不代表中国AI产业已与美国并驾齐驱,仍是10:1的关系 [21] 基金运作理念 - "大胆资本"和"耐心资本"取决于基金周期和退出预期,与所有制无关 [16][17] - 民营企业对失败有更大宽容度,国企投资可能存在政治正确而非投资之道的问题 [16]
基石资本张维:对中美科技竞争有深刻理解,才能突破对高市盈率的恐惧
投中网·2025-04-14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