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的历史与影响 - 约翰·博格被巴菲特誉为为美国投资者贡献最大的人,其指数基金帮助投资者节省数千亿美元 [3][5] - 巴菲特10年赌局证明标普500指数基金(126%)跑赢对冲基金FOF(36%) [5] - 2024年美国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过主动基金,全球最大股票/债券/黄金基金均为指数基金 [5] - 中国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国家队通过沪深300/上证50 ETF救市投入超3000亿元 [5] - 截至2020年美国公募指数基金规模达16万亿美元,私募/养老金等也广泛采用 [8] 理论基础与学术发展 - 路易斯·巴舍利耶1900年提出"随机游走"理论,奠定金融数学基础 [15][16] - 马科维茨1952年创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证明分散配置降低风险 [17] - 威廉·夏普发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β(市场回报)和α(超额收益)概念 [18] - 尤金·法马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后与弗兰奇共同建立三因子模型 [20][21] - 三位学者均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成为被动投资基石 [22] 产品创新与市场变革 - 富国银行1971年推出首只被动指数基金(600万美元) [23] - 先锋领航1976年发行首只个人指数基金(费率0.5%,仅为主动基金1/10) [25] - 先锋500指数基金规模从1976年1400万增至2000年1000亿美元 [25] - 1990年加拿大推出首只ETF,1993年美国SPDR上市(现规模超1000亿) [29] - 全球ETF数量从2000年不足100只增至近万只,规模达9万亿美元 [32] 行业格局与潜在问题 - 指数编制三巨头(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控制70%市场份额 [35] - 贝莱德/先锋/道富三家管理标普500成分股20%以上股份 [37] - 指数基金三巨头占股东投票总数1/4,投票权外包给咨询公司 [38] - 行业集中度引发担忧,博格警告权力过度集中不利发展 [38][40] - ETF创新带来新问题,如主题炒作频繁交易等行为风险 [32]
人人都爱的指数基金是如何诞生并改变了投资这件事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2024-05-26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