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媒:尼日尔要求三位中国石油高管离境 关闭中资酒店
凤凰网财经·2025-03-18 17:57

尼日尔驱逐中石油高管事件背景 - 尼日尔军政府要求中石油、津德尔炼油厂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三名中国籍高管48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同时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中资酒店执照 [1] - 事件导火索为2024年3月中石油向尼日尔提供的4亿美元预付款贷款,军政府因无力偿还本息转而发难,指责"外籍高管薪资过高"和"拒绝本地化采购" [2] 中石油在尼日尔的历史投资与贡献 - 2003年起累计投资46亿美元开发阿加德姆油田、毕尔玛油田等,2008年签署50亿美元一体化协议涵盖油田、炼油厂及输油管道 [3] - 2011年阿加德姆油田投产使尼日尔成为石油出口国,探明可采储量3.24亿桶,津德尔炼油厂日加工2万桶原油,终结成品油100%依赖进口历史,油价从2.5美元/升降至1美元/升 [3] - 2019年启动尼日尔-贝宁原油外输管道项目,总投资40亿美元,全长2000公里,日输送量9万桶,2024年尼日尔90%石油出口依赖此管道 [3] - 中石油项目年产值占尼日尔GDP的10%,贡献该国八分之一税收,并开展教育、医疗等公益项目 [3][4] 军政府政策转向与资源主权主张 - 2023年政变后军政府推行"资源主权觉醒"政策,要求原油分成比例从15%提高至30%,以税务稽查名义追缴炼油厂1.3亿美元 [6] - 尼日尔已探明石油储量50亿桶、天然气186亿立方米、铀矿42万吨(世界第四),军政府借资源控制强化政权合法性 [6] - 2024年2月要求中石油加速本地化管理并改善员工待遇,专家认为此举实为变相勒索以缓解政府资金短缺 [6][7][8] 地缘政治与投资风险分析 - 非洲投资环境受政权更迭、大国博弈(美俄欧)影响,尼日尔可能利用大国平衡策略施压中企 [6][8] - 专家建议海外投资需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本地化运营、法律合规及舆论宣传,通过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