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信部颁史上最严电池令:强制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汽车商业评论·2025-04-17 23:56

电池安全新规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4] - 新规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观察期从旧标的5分钟延长至2小时,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超过60℃ [4] - 新增三项测试项目:底部撞击测试、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5] 新增测试项目具体要求 - 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相当于50km/h车速)撞击后无泄漏、起火或爆炸,乘用车全系纳入监管 [5] - 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测试:模拟电池内部短路等复杂故障,针刺速度从0.1-10mm/s调整为0.1-1mm/s [5] - 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规定电池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20%-80%)后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 [5] 行业技术升级方向 - 电池系统需具备多层级热失控阻断能力,包括电芯级阻燃材料、模组级隔热设计、系统级智能监控等 [5] - 防火工艺需从两方面改进:制造不起火的电芯,以及电池结构件和连接件需满足防火要求 [5] - 传统云母防火材料存在使用背胶、无法无缝黏贴等缺陷,新型喷涂方案采用高温成瓷物质(硅酸盐、无机陶瓷和包覆纳米铝粉) [7] 成本与行业影响 - 新规下电芯之间和pack上的防火和隔热膜成本至少增加1% [7] - 主机厂电池研发人士表示,高速碰撞事故中电池起火难以完全避免,符合电化学原理 [7] - 小米SU7标准版使用气凝胶隔热,但极端事故中仍可能因隔膜破裂导致短路起火 [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19年后新能源汽车充电起火案例减少,但事故起火仍难以避免 [7] - 行业共识是零起火需实现电芯零起火和零热扩散双重防护 [5] - 母排成为典型防火应用代表,需在1200℃火烧10分钟后仍保持绝缘性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