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行业概况 - 低空经济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数个万亿级产业构成,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3][4] - 全球主要参与者分为三类:传统航空企业(波音、空客、商飞等)、汽车行业(丰田、Stellantis、吉利旗下沃飞长空等)、互联网公司(侧重商业模式创新)[3][4] - 中国在充电基础设施(覆盖乡镇)、4G网络(低成本升级支持低空通信)、空地联运场景开发方面具备优势[4] 技术特点与竞争优势 - 采用倾转旋翼布局,垂直起降能力使楼顶改造为起降点成为可能,起飞重量约2吨[4][5] - 电动化技术:800伏高压充电系统实现10分钟快速补能,碳排放为零[4][5] - 噪声控制突破:地面噪声45-48分贝(低于城市公园标准55分贝),舱内噪声60分贝(相当于高铁水平)[5] - 飞行速度达250公里/小时(远超直升机),航程设计200公里,实际高频使用80-150公里[5] - 全球技术排名中,沃飞长空是唯一进入两个国际榜单前十的中国企业[4] 商业化进展 - 2026年目标:争取国内首个航线运输类eVTOL适航证,成都生产基地2025年9月完成主体建设,2026年批量生产(产能已被预订)[4][5] - 初期运营成本为传统直升机1/3至1/5,成熟后价格约为地面打车费用的2-3倍(例如地面100元对应空中200-300元)[6] - 已与工银金租、四川航空、中信海直等航空运营单位达成战略合作[7] 核心应用场景 - 低空出行:机场-CBD摆渡(如成都双流机场至市中心3分钟,对比地面30分钟)[5][6] - 旅游出行:景区间高效连接(如都江堰-青城山-熊猫基地的无缝游览)[6] - 医疗救援:弥补中国与发达国家50倍的低空医疗救援差距,实现地级市重症患者快速转运[6] 发展路径规划 - 初期(2026年前):以直升机试运行验证航线可行性[7] - 技术成熟期(2026-2030年):成都试点场景落地[7] - 规模化阶段(2030年后):全面推广[7]
沃飞长空郭亮:低空经济正在重新定义交通的时间和空间
投中网·2025-04-20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