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涨价潮又来了,我们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成本大挪移
商业洞察·2025-04-17 17:26

核心观点 - 2025年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成本大挪移,涉及水电燃气等公共服务价格市场化调整[4] - 公共服务价格长期处于全球低位,背后依赖土地财政补贴,随着土地收入下降(2023年5.8万亿元,2024年4.8万亿元),补贴模式难以为继[19] - 价格调整旨在实现"谁享受谁付费"原则,基本额度外使用成本将显著上升[37] - 物价温和上涨是打破通缩循环、拉动内需的关键手段,政府将CPI涨幅目标定为2%[28] - 消费刺激政策加码(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消费贷额度提升至50万元)[32][34] 价格调整案例 - 深圳水价:综合涨幅13.05%,方案一/二均使综合价格从3.449元/m³升至3.899元/m³,其中特种用水最高调增4.83元/m³[6][8] - 其他城市:广州水价涨34%,南京涨26%,北京接近5元/吨;52个市县上调居民气价,平均涨幅0.256元/方[9] - 电价优化:安徽等地调整峰谷分时电价,高铁、地铁、学费同步涨价[12] 低价历史与转型动因 - 全球对比:中国居民电价0.531元/千瓦时(全球平均的58.6%),四大直辖市水价0.7美元/m³(全球后10%)[17][18] - 土地财政依赖:过去公共服务成本隐含在房价中,2023年土地出让收入跌破6万亿元[19] - 市场化转型:"顺价机制"推动公用事业自主造血,补贴时代终结[20][22] 经济影响与政策导向 - 通缩压力:2024年2月CPI同比下降0.7%,PPI降2.2%,需通过价格回升刺激投资-消费循环[24][25] - 杠杆效应:水电燃气价格涨4%-8%可带动PPI上升0.5-1.0个百分点[32] - 债务缓解:适度通胀有助于稀释地方政府债务[38] - 存款转化:住户存款达151万亿元,需激活资金流动以提振经济活力[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