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科技的双轮驱动 - 能源和科技被视为未来十年影响人类生活的两大主线 它们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2][5] - 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 如AI 具身智能 低空产业等 而科技创新又依赖于低碳绿色能源的供给[5] - 未来时代发展的底色是能源和科技的双轮驱动 能源平权尚未实现 全球能源供需不均衡问题突出[5][6]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过去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锂电 钠电 光伏 储能 固态电池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为全球风向标和领头羊[5] - 中国自2010年起就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国 人均能源消耗已位居全球前列[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总额约18% 预计2030年将达到46%[7] 电网升级改造趋势 - 2024年中国电网投资改造预算为8200亿元 较过去5年平均水平增长30%以上[7] - 当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30%时 电网可能濒临崩溃 因此各国加大电网改造投入[7] - 电网改造涉及网侧 负荷侧和源侧 重点集中在末端电能使用 提升新能源电能质量 调整电压等级等方面[7] AI与能源的协同发展 - AI技术可用于预测能源负荷和出力曲线 使其与功率曲线更好匹配[7] - 2023年中国GDP增长5%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 差距主要来自电气化和AI数据中心用能[7] - 新建数据中心80%需使用绿电 既催生新能源需求 也为AI在能源领域应用提供发展环境[7] - AI大模型企业从事电力预测 匹配 撮合交易等领域 部分企业营收已过亿 预计市场规模约500亿元[7] 具身智能与新能源 - 具身智能机器人可应用于电力巡检 维修 有望解决风电塔筒 海上风电等特殊场景的维护难题[7] - 在电池研发方面 具身智能可加快固态电池和钙钛矿的研发进程 缩短产业化周期[7] - 目前机器人续航时间难以满足10小时以上劳动强度需求 需在锂电池能量密度 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改进[8] 空天产业与新能源 - 卫星产业蓬勃发展 若采用固态电池和钙钛矿 卫星寿命有望提高1倍以上 大幅降低成本[8] - eVTOL产业若采用固态电池或氢燃料电池 飞行时间可提升1倍以上 成本可能降低近1倍[8] - 新能源技术进步将促进卫星在通讯 遥感 气象等领域的应用 使普通百姓受益[8]
朝希资本惠亨玉:能源和科技深度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双引擎
投中网·2025-04-19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