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度与市场动态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2025年量产元年,头部公司如宇树、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等行程爆满,采访需排队至6月后[5][7] - 行业催生新职业"机器人考察黄牛",参观宇树机器人报价3000元/人,众擎机器人2000元/人[5] - 2025年头两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达20亿元(20笔交易),远超去年同期12亿元(4笔交易),智元机器人估值达150亿元成为独角兽[14] - 宇树机器人基础款售价9.9万,开源版本G1 Edu系列售价19.9万-34.9万,春晚同款报价78万[11] 技术发展与瓶颈 - 核心瓶颈在于机器人通用性(泛化性),当前AI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方向尚未完全验证可行性,物理世界数据采集难度高(仅1万小时/年 vs 大模型需12亿小时)[20][21] - 上肢操作能力不足,现有机器人多限于行走、空翻等基础动作,但工厂场景需复杂操作如分拣、组装[20][22] - 续航和稳定性问题突出:灵犀X1续航仅2小时,宇树机器人易摔坏且缺乏售后保障[11][20]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短期落地场景集中在科研、文旅和工厂,优必选已在极氪工厂部署多台机器人执行分拣、运输等任务[22] - 租赁商业模式兴起,宇树机器人日租金达8000元,40天可回本[9] - 车企与大厂加速入场:美的集团推出可打螺丝的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瞄准劳动力短缺的海外工厂需求[22] 公司动态与产能扩张 - 云幕智造办公场地从1栋扩至4栋+工厂,员工从30人增至80人,计划年底达150人[17][18] - 智元机器人推出9.8万元的灵犀X1套装,需用户自行组装,首单个人客户为90后张璐[9][11] - 众擎机器人3月发布前空翻视频,业内认为将带动数亿元融资[7]
参观中国最火公司,黄牛收费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