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募资都是光鲜亮丽的吗?
叫小宋 别叫总·2025-04-22 11:49

募资策略 - 募资过程中存在大量项目排列组合现象,机构会根据不同主题基金需求从已投项目中筛选关联项目,例如新能源与半导体材料重叠部分被同时用于两类基金募资[3] - 拟投项目群与最终实际投资项目群重合度极低,储备项目常为临时拼凑,甚至刚接触的BP也会被写入募资文件[3] - LP资源采用广撒网策略,全国母基金/引导基金均为目标,无论匹配度先建立联系[3][5] 募资团队行为特征 - 募资团队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针对不同LP需求调整基金条款,包括管理费退还、劣后出资、设立地点等条件[6] - 采用"高端服务业"定位,对LP要求几乎全盘接受,包括缩短募集期至3个月、接受call款制等特殊条款[6] - 核心策略为扩大LP资源池,通过数量弥补质量不足,存在明显"脸皮要厚"的行业特征[5] 投资与募资关系 - 投资方向完全服务于募资需求,2020年新能源、2022年半导体、2024年AI的布局均跟随市场热点转换[8] - 地方政府LP的返投要求驱动投资选择,重点投向固定资产密集型领域如正负极材料、半导体设备等[8] - 碎片化投资导致产业资源难以聚集,投资逻辑缺乏连贯性,团队成长被忽视[8] 基金收益管理 - 因历史基金IRR表现不佳,新基金要求创始人接受12%回购利率条款,以确保LP获得8%年化收益[10] - 收益保障机制通过高利率回购条款转嫁风险至被投项目方,而非提升实际投资能力[10] - 行业存在用新基金募集掩盖旧基金问题的循环模式,26年新基金筹备仍沿用相同策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