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 - 一级市场硬科技投资行业面临募资不顺、管理费比例下降的困境 [5] - 投资机构退出难度增加,超额收益难以实现 [5] - 机构通过降薪和成本控制应对行业寒冬,合伙人强调共克时艰 [6][7] 投资机构降薪策略 - 通过设定难以完成的KPI实现变相降薪,包括刚性投资项目数量、金额指标,超出实际基金投资周期(4年投完的基金要求1-2年完成) [11][12] - 退出KPI将项目IRR、DPI指标强制落实到个人,但实际退出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难以预测 [13][14] - 全员参与募资但评分机制单向倾斜,募资团队因利益冲突不愿给投资团队高分 [15][16] 日常管理扣分机制 - 项目拓展要求每周3个陌生电话拜访、1份新保密协议签署,资源拓展需每周1次同行/产业方拜访,均需留痕检查 [17] - 严格管控差旅流程:未按时登记行程、逾期报销(超1个月)、文件归档延迟(超2个月)均扣分 [18][19][20] - 尽调环节因资料不全或配合度不足导致进度延误将被扣分 [21][22] - 差旅打卡要求细化至机场/高铁站到达时钉钉定位,行程单与打卡记录不匹配则不予报销 [23][24] 差旅费用压缩措施 - 住宿标准每人下调100元(原500元降至400元) [25] - 餐饮补助从固定150元/天改为实报实销,要求发票名称与收款方一致且单日上限150元,实际报销金额常不足100元 [26][27] - 小额消费(如30元外卖)因发票问题难以报销,变相降低员工实际差旅补贴 [27] 行业新动向 - 国家级20年存续期引导基金设立传闻引发行业期待,被视为"耐心资本"信号 [29] - 部分机构积极申请母基金资质,但管理费率可能较低,引发内部争议 [29][30] - 全球母基金协会拟在2025年中阿投资峰会发布全球最佳投资机构及城市榜单 [31][35]
投资机构的“花式”KPI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4-05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