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投资基金监管协作机制 - 安徽省财政厅与安徽证监局联合印发《通知》,构建全方位监管协同体系,推动政府投资基金规范健康发展[2] -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资金募集、备案登记、项目投资、风险预警等核心数据互联互通,形成"募投管退"全流程监测体系[2] - 构建"双线并行"风险防控机制,横向整合财政、证监等部门资源,纵向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2]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安徽的创新监管机制具有行业示范作用[2] 安徽省母基金政策与市场表现 - 2023年安徽省设立2000亿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各级国资出资子基金比例最高50%,天使子基金不设上限[2] - 返投比例仅1.2倍,天使类子基金不低于1倍,天使和风险投资基金最高允许投资损失率分别为80%和40%[2] - 2023年3月实施《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组建500亿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16只母基金,目标形成2000亿基金体系[3] - 截至2025年2月,该基金体系累计投资专精特新企业297家、独角兽企业16家[4] 合肥模式与创投城市计划 - 合肥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以国资平台改革推动产业培育[4] - "创投城市计划"以母基金为核心,打造"基金丛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方向转向产业链前沿领域[4] - 2024年设立中部首只国资S基金,规模28亿元[4] - 合肥市政府引导母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目标5年内培育5-10家领先基金管理机构,引进50家知名机构,实现5000亿备案规模[4] 安徽省母基金运营特点 - 返投要求普遍为1-1.5倍,多数设定1.2倍[4] - 筛选GP时重点关注产业招引能力、募资能力和项目储备[4] - 合肥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对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5]
这个省,创新政府投资基金监管机制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3-3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