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母基金研究中心·2025-03-26 17:05

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概况 - 中国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在2019年进入深度调整阶段,2020年受疫情影响调整加速,2021年迎来复苏,2022年至今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共包括442支母基金,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26支(管理规模39429亿人民币),市场化母基金107支(管理规模6224亿人民币),S基金9支(管理规模28亿人民币) [11] - 2024年母基金行业总管理规模45681亿元,较2023年下降12.2%,其中政府引导基金规模下降5.9%,市场化母基金规模下降37.4% [11][25] 母基金定义与分类 - 母基金定义为:银行账户到账资金不低于5亿人民币、已投资至少三支基金、有专门管理团队(不少于5人)且完成备案的机构 [5] - S基金需满足:从投资者收购基金份额或企业股权、有专门S基金管理团队、存续规模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且完成备案 [5] - 市场化母基金需无地域返投限制和狭窄行业投资限制,否则归类为政府引导基金 [6] 2024年行业运营数据 - 2024年总投资规模6626亿元,较2023年下降35.6%,其中引导基金投资5423亿元(降幅33.1%),市场化母基金投资821亿元(降幅62.5%) [15] - 行业从业人员9970人,较2023年下降9.3%,管理团队规模随管理规模层级递减,高层级团队薪酬分化显著 [19][48][55] - 调研机构显示政府引导基金平均IRR为7.29%,市场化母基金为9.57%;DPI分别为0.70和0.80 [47] 区域发展特征 - 2024年新发起母基金125支(政府引导基金117支),总规模7968亿元,江苏、浙江、四川、福建新增数量领先 [20][23] -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存量规模占优,中西部地区加速追赶,新疆、甘肃、海南等地首次出现新设母基金 [23][32] - 江苏、安徽、广东因市场化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在母基金设立规模上保持领先 [32] 政策与趋势 - 2024年国务院出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7条全链条支持措施,包括放宽保险资金投资限制、优化政府基金考核机制等 [58] - 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返投要求普遍降至1.5倍以下,部分地区放宽至0.4倍并扩展认定口径 [61] - 行业重点转向退出机制优化,国资S基金兴起(如安徽28亿、成都15亿S基金设立),并购母基金密集成立 [63][66][68] 创新模式与结构调整 - "链主+基金"模式兴起,厦门设立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目标100亿),国资加大对CVC基金出资 [69][70] - 银行系资金加速入场,中国银行设立300亿科创母基金(后扩容至500亿),保险资金参与S份额交易规模超70亿 [71][72] - 行业分化加剧:2024年私募股权基金新设数量下降44.1%,管理人数量减少810家,独角兽企业新增数量创十年新低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