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与贵州磷矿资源整合 - 贵州依托磷矿资源禀赋构建"锂链"图谱,整合资源开发、技术革新与产业耦合 [1] - 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启动,计划2025年底完成一期6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 [1] 百亿级项目规划与产业链布局 - 项目总投资331亿元,为2025年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由贵阳市政府联合贵州磷化集团、中核钛白、中矿资源等企业共同打造 [2] - 建设内容包括14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40万吨钛白粉、60万吨磷酸铁锂、15万吨碳酸锂等,形成"资源开采—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完整链条 [2] - 采用"边建设、边投产"模式,2026年首批生产线投产,2028年全产业链达产 [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项目建成后贵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磷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 [3] - 6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可满足全国15%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1万吨氟化锂、2万吨六氟磷酸锂完善电解液产业链 [2] - 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使用"贵州磷" [4] 企业协同与竞争优势 - 贵州磷化集团湿法净化磷酸年产能20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64%,新能源领域占比54% [5] - 中核钛白年产能55万吨钛白粉(国内第二),通过并购磷业资产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中矿资源2024年锂电新能源业务收入31.29亿元(占比58.34%),锂盐销量4.26万吨(同比+145.01%) [6] 贵州省新能源产业现状 - 动力电池产能达37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8万吨,较2020年翻番 [6] - 布局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湖南裕能等 [6]
331亿元项目开工!60万吨磷酸铁锂即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