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扩产潮核心观点 - 2024年Q1储能行业掀起新一轮扩产潮,涉及项目超过100个,涵盖储能电池和系统集成两大领域[2] - 储能需求呈现U型走势:2023上半年高峰→下半年过剩→2024年初回升,预计扩产持续至2026年[2] - 产品技术迭代加速:电芯容量增大导致储能柜结构简化,智能化/数字化/热管理技术增强[2] - 电池技术多元化:钠电池/半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开始放量,加剧电芯市场竞争[2] 头部企业布局情况 - 宁德时代:Q1新增6个项目,包括福州罗源基地(40GWh)、山东东营40GWh、洛阳三四期项目[4] - 远景动力:沧州工厂二期开工(20GWh),预计2026年投产动力/储能电池[5] - 楚能新能源:中标中国电建2025年首批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采购项目[6] - 亿纬锂能:与海博思创签订50GWh/200亿元协议,ESIE期间获11GWh订单(沃太10GWh+威胜1GWh)[7] - 赣锋锂电:启动10GWh项目覆盖新型储能/消费类/固态电池[8] - 瑞浦兰钧:江苏淮安10GWh储能系统项目落地,含模组/PACK/集成/逆变器产线[9] - 中创新航:成都二期开工,总产能将达30GWh(2025年中投产)[10] - 源之曻储能:盐城20GWh项目公示,总投资50亿元含PACK/3S系统/集成[11] - 新能安:与海梁科技签2GWh/3年协议,首批试点VERTI-X项目[12] - 海外订单:宁德时代(阿联酋19GWh)/比亚迪(沙特12.5GWh)等15家企业均有斩获[12] - 特斯拉:Q1储能装机10.4GWh(+156.6%),Powerwall首破1GWh,上海工厂(40GWh)2月投产并出口澳大利亚/日本/智利[13][14] 扩产驱动因素 - 政策变化:136号文件调整电价结算方式(上半年差价/下半年市场竞争),刺激项目加速落地[16] - 地方指标:各省储能建设指标推动需求增长[16] - 海外需求:中东/拉美能源转型推动大储招标,户储向大储转型[16] - 数字中心:AI发展带动数据中心配储需求[16]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提升:洗牌后头部企业主导本轮扩产,呈现"二八定律"[18] - 价格竞争加剧:可能出现低价抢市,500Ah+大电芯或引发降价[18] - 全球化竞争:扩产从中国/欧洲转向全球市场,企业战略升级为全球布局[18]
新一轮储能扩产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