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2024年营收11.5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66.2%,净利润从亏损3597万元逆袭至6070万元[6][7] - 公司以标准化与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通过自研数据系统实现高效运营,门店数量从2022年170家扩张至2024年360家[14][16][18] - 采用"辣味引流+多元留客"策略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但面临品牌知名度不足、客单价连年下降至32元、单店盈利疲软等挑战[22][26][36] 公司发展历程 - 2014年由华南理工三位校友创立,首家店位于广州天河区,创始人宋奇具有麦当劳管培生和百胜集团运营经验[13][15] - 2021年完成B+轮融资时估值达20亿元,累计获得八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九毛九、喜家德水饺等[16] - 2019年开始探索特许经营模式,截至2024年拥有81家加盟店,计划2025-2027年新增440-530家门店[31][3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4.18亿元增长至2024年11.5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66.2%[7][18] - 净利润实现从2022年亏损3597万元到2024年盈利6070万元的逆转,三年利润增幅超227%[7][27] - 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同比增长44.2%,订单量增长37.5%,但同店销售额出现下滑[26][28] 运营策略 - 极致标准化:将面条软硬程度与辣度口感细化为详细指标,确保全国门店口味统一[14] - 自研数据系统:分析实时数据与客户行为提升运营效率,坪效显著高于行业水平[16] - 菜单设计:30-40个SKU涵盖川渝招牌与跨品类产品,客单价32元但连年下降[22][2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中式面馆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仅2.9%,公司以0.5%份额排名第四[9] - 行业高度分散,资本试图打造"中国麦当劳"但多数退守阵地[10] - 华南地区31.3%消费者偏好辣味,公司通过"免辣"选项和番茄汤面等产品拓展客群[20][22] 风险与挑战 - 流动比率仅0.5显示短期偿债压力较大,2.4亿元流动负债主要来自门店租赁[29] - 80%门店集中在一线城市,租金成本高企,下沉市场效果待验证[29] - 2022-2024年超20家特许经营餐厅关闭或转型,加盟模式可持续性存疑[33][34] - 面临"规模不经济"问题,单店日均销售额、翻台率均呈下降趋势[35][36]
985学霸合伙卖面条,年入11亿
36氪·2025-04-28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