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在日本拍短剧,爆了
36氪·2025-04-28 07:57

短剧行业日本市场发展现状 - 日本短剧市场从2023年开始兴起,本土化短剧如《お嬢様のパワハラ退治》成为爆款,采用日本演员和场景,主打逆袭爽文情节[7][9] - 短剧出海平台从北美转向日本市场,初期以译制剧为主(如《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后逐步发展本土化自制剧[10] - 日本短剧翻译市场形成标准化报价体系,约350元/部或按分钟计费,成为年轻人热门兼职[10]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承制方负责剧本本土化改编(如将精神病院情节改为别墅软禁)、演员招募(通过LINE或事务所)、场地选择等全流程[13][14][15][16] - 拍摄成本极低(10万日元级),导演/摄影门槛宽松,非专业人员可快速入行,华人资源群形成自由职业者供给池[17][18][19] - 典型剧组配置精简,工作人员需身兼数职(如导演兼摄影),日薪约1500-3000元[18][19][30] 跨国合作挑战 - 中日团队工作节奏冲突:日本团队难以适应15小时/天的拍摄强度,出现消极怠工现象[23][26] - 文化差异导致制作矛盾:日本道具偏好优衣库风格,与中国平台要求的戏剧化审美冲突[27] - 法律风险暴露:中国导演掀裙行为引发报警事件,促使优先选择有日本背景的中国导演[29]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日本本土企业加速入场:DMMcom年投资20亿日元,吉本兴业计划年推50个项目[32] - 电视台资源介入提升制作规格,如朝日电视台合作项目《大富豪のバツイチ孫娘》登顶应用商店榜单[33] - 韩国市场成为新拓展方向,预计2024年6月上线中韩合作短剧[37] 中日制作差异 - 日本团队作品被评价为"压缩版长剧",缺乏短剧特有的节奏感和狗血反转[35] - 匠人精神导致创新不足,日本编剧难以掌握短剧剧本结构,拍摄流程未形成标准化体系[35] - 中国团队凭借成熟方法论保持优势,但面临本土企业的人才价格竞争(日本人才"又便宜又好用")[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