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游击战”接下来去哪里打?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04-27 18:24

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业征收高额关税 - 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太阳能电池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其中柬埔寨部分企业面临最高达3521%的关税 [4][5][6] - 相比去年11月初裁的0%-271.28%税率范围,本次税率更加夸张,传递"去中国化"信号 [7][9] - 美国去年50GW组件装机中,77%经由东南亚四国进口 [10] 东南亚光伏产业成本与关税影响 - 东南亚组件生产成本比中国高20%-30%(0.83-0.9元/瓦 vs 中国0.692元/瓦),美国成本接近2元/瓦 [8] - 关税只需超过120%即可使东南亚光伏产业失去竞争力,3500%关税更多是"极限施压"手段 [9] - 老挝和印尼也被纳入"对等关税"范围,分别面临48%和32%税率,堵截中国企业转口贸易 [13] 中国光伏企业的应对策略 - 部分企业已停工东南亚产能,如润阳股份泰国工厂放假、阿特斯暂停泰国设备入场 [15] - 产能转移方向包括:印度(晶澳使用二手设备)、中东(晶澳在阿曼建厂)、北非(博达新能源在埃及建厂) [15][17] - 头部企业选择赴美本地化建厂,如隆基与Invenergy合资、天合光能通过合作公司建设产能 [17] - 阿特斯决心在美筹建5GW HJT电池和组件产能,因HJT专利风险较低 [18] 行业未来变数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将在2025年6月前完成最终损害裁定,可能推翻或确认现有税率 [18] - 印尼有90天关税豁免期,英发、横店东磁、天合光能等正抢运货物至美国 [13] - 天合光能通过印尼-美国价差获得收益,云程光伏暂停老挝扩产计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