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险资增持银行股趋势 - 2025年以来险资已举牌4家银行,包括杭州银行、招商银行等,其中招商银行被平安人寿两次举牌持股比例超10%[4][7] - 险资持股市值前10个股中有7只为银行股,平安人寿四度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7] - 新华保险首次大手笔增持杭州银行3.3亿股[4][7] 险资偏好银行股的核心动因 - 银行股具备"类债"属性,农业银行H股股息率达6%远超债券收益,满足险资3.5%负债端成本覆盖需求[9] - 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银行股可放入FVOCI账户,市值变动不影响利润表,仅股息分红计入投资收益[11] - 银保渠道因手续费较低成为新业务价值增长点,头部险企一季度银保保费异军突起[12][13] 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 四大行拟通过定增募集5200亿元,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降至1.51%、1.40%、1.27%、1.87%[15] - 城商行不良贷款较高且抗风险能力弱,山西银行、南京银行等已获国资增持但需多渠道补充资本[15] - 39家险企尚余参控股银行空间,其中国寿等6家可再参股1家,新华保险等33家可参股2家或控股1家[18] 政策环境优化 - 六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缓解险资对银行股短期波动顾虑[16] - 4月监管放松险资权益投资比例预计释放1.5万亿增量资金[17] - 银行监事会取消可能带来董事会席位调整,为险资持股创造新空间[18] 实施难点与挑战 - 险资更偏好国有大行因其信用风险低、分红稳定,而急需资金的城商行多不符合市场化风险收益标准[19] - 银行股长期"破净"导致定增需按净资产定价,溢价发行可能短期拉低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19][20] - 权益投资折算认可资产比例较低,若银行盈利未达预期可能导致险资长期浮亏[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