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美团、阿里三大零售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直接竞争,该业务已成为各平台的第二条增长曲线[5] - 美团从外卖扩展到全品类即时配送,京东和阿里则从远距离电商配送转向同城即时零售[5] - 淘宝闪购原计划618上线,但提前至五一假期入局,因京东和美团在外卖领域的补贴战创造了营销机会[5] 淘宝闪购业务升级 - 淘宝将"小时达"升级为"闪购",覆盖城市从50多个扩展至全国,并设立一级入口[3] - 消费者侧投入超百亿元补贴,包括免单和大额优惠券[3] - 供给侧开放饿了么全部资源(含餐饮外卖),目标覆盖200家核心连锁品牌[3] - 组织侧整合淘系即时零售业务,由淘宝闪购统一负责,饿了么协同[3] 平台差异化战略 - 美团闪购2024年成交额超2000亿元,其中20%来自闪电仓(前置仓)模式[9] - 淘宝闪购优先依托天猫品牌商家,已接入300万家门店,优势品类包括3C数码、服饰、快消等[9] - 淘宝闪购吸引品牌商家的独特优势:结合直播营销与即时配送,实现快速退换货[9] - 美团闪电仓白牌商品占比30-40%,但贡献主要利润;淘宝暂不主攻白牌市场[9] 运营数据与成效 - 迪卡侬入驻淘宝小时达后,38大促单日销量环比增长665%[9] - ONLY品牌成交额增长近300%,JACK & JONES和VERO MODA超200%[9] - 淘宝小时达已覆盖Apple授权专营店3000家门店[9] - 佣金优惠政策吸引50多个头部品牌入驻,包括MO&Co、CHARLES & KEITH等[9] 物流配送体系 - 美团拥有约750万骑手(含82万高频骑手),京东达达130万年活跃骑手(3-4万全职)[10] - 饿了么注册骑手超400万,日活跃120万,全职约20万[10] - 淘宝闪购配送主要依靠蜂鸟骑手,饿了么将承担大部分订单[10] 业务整合挑战 - 阿里即时零售业务涉及多个团队(饿了么、淘鲜达等),过去存在协同问题[10] - 淘宝闪购升级后统一管理淘系即时零售业务,但跨事业群整合仍是最大难题[10] - 行业认为理想状态是彻底整合阿里体系内所有相关业务[10] 市场发展趋势 - 电商平台配送时效从"远场"(全国)向"中场"(城市)和"近场"(3公里)快速演进[10] - 各平台基于自身优势选择不同路径:美团强化前置仓,阿里依托品牌资源,京东发力运力建设[9][10] - 即时零售成为平台必争之地,竞争焦点转向"快"的心智占领[10]
晚点独家丨阿里升级淘宝闪购,加入即时零售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