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赛力斯4月28日申请港股主板上市,其崛起离不开与华为的合作,虽2024年盈利且销量增长、毛利率提升、市值业内居前,但今年一季度销量下滑,面临行业竞争压力,同时在渠道建设、与华为合作等方面有新举措和挑战 [5] 上市情况 - 4月28日赛力斯申请港股主板上市,募资用于技术研发、海外渠道扩张及产能升级等,港股二次上市是扩充融资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 [5] 经营业绩 - 2024年赛力斯净利润59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业 [5] - 去年赛力斯销量42.7万辆,超过此前四年总和,问界M9全年累计交付超15万辆,问界新M7全年交付20万辆 [5] - 高售价车型畅销带动赛力斯毛利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23.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截至4月29日,赛力斯市值2071亿元,业内仅次于比亚迪和小米 [4][5] 与华为合作 - 赛力斯2016年转型新能源未有起色,2021年与华为以“智选车”模式推出问界品牌后迎来爆发式增长 [5] - 2022年以来,赛力斯向第一大供应商(华为)采购金额分别为58亿元、72亿元、420亿元,占总采购金额比例从14.5%升至30.2% [8] - 4月中旬华为官宣与上汽合作打造“尚界”,鸿蒙智行共有“五界”品牌,随着不同合作方多款车型推出,华为资源分配将更复杂 [8] 销量情况 - 今年一季度赛力斯销量同比下滑42.5%至5.5万辆,受车型改款、新车上市时间窗口及春节因素影响,也显示行业竞争激烈 [10] 车型动态 - 问界M9改款和问界新M7中期改款均较原计划提前近一个季度,4月中旬新车问界M8正式上市,小订突破15万台 [10] 渠道建设 - 截至去年底,赛力斯有310个AITO用户中心和约670个问界体验中心,体验中心由华为负责,现数量有所减少但仍占主要 [10][11] - 赛力斯从去年7月开始洽谈豪华品牌经销商转网,去年新开104家由经销商经营的用户中心,0家关闭 [11] - 赛力斯对经销商选择关注财务实力、运营能力和行业经验,协议一年一签,AITO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加快引入经销商扩充渠道,优先BBA等豪华品牌经销商门店 [11] 控制权与合作举措 - 去年以来赛力斯增强对问界品牌控制权,先后全资收购“问界”商标、子公司赛力斯汽车、问界超级工厂,入股引望与华为深入合作 [11] - 寻求港股二次上市,将更多增量放到海外市场,是赛力斯在与华为合作中保持话语权的方式之一 [11]
赛力斯港股二次上市:选择还是努力更重要?
晚点LatePost·2025-04-30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