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材料|核准大超预期,AI及核聚变等助力核电零部件板块业绩与估值共振
中信证券研究·2025-04-29 08:09
国常会核准超预期 - 国常会一次性核准10台核电机组,包括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和福建霞浦共5个工程,核准时间和数量均超预期[3] - 202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机组,保持常态化审批节奏,2025年4月单次核准10台机组[3] 国产化进程加速 - 中国已形成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成套供应能力,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超90%[4] - 关键设备材料国产化替代趋势拉动自主生产核电零部件单位价值量提升,细分领域龙头生产商显著受益[4] AI驱动能源需求增长 - 全球核电产业高增长情景下,2050年核电发电量预计达890GWe,较当前395GWe增长125%[5] - 全球需新增约550座核电站以满足需求,行业成长逻辑明确[5] 技术突破与出口扩张 - 全球唯一钍基熔盐堆在甘肃民勤县建成运行,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6] - 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签署联合声明推进核电合作,出口预期扩大市场空间[6] 零部件交付高峰 - 2030年前中国运行核电规模预计成为世界第一[7] - 华龙一号阀门等零部件交货周期2-3年,2022年核准机组对应零部件于2025年进入集中交付期[7] 核聚变打开长期空间 - 原子能法草案明确鼓励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开发,政策信号持续强化[8] - 2030-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超2万亿元,远期商业化空间广阔[8] 产业链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核电阀门、机械密封、特种电机、特种焊材、乏燃料处理、核级海绵锆及核心部件制造资质企业[1][10] - 零部件环节呈现四大趋势:集中交付期、新核准机组预留成长空间、国产化加速、核聚变带动估值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