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与政策基调 - 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下行风险显著上升,需强化底线思维,因时而动用好政策工具箱[1][4] - 会议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解决发展问题[5][12] - 政策基调强调"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需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巩固经济与社会稳定[4][15] 外部环境与应对策略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反复,中美关系或保持"区间运行"状态,需提升经济韧性、保护市场主体、团结国际力量[5] - 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服务,积极维护多边主义[5][12] - 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鼓励出口转内销,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或财政贴息帮扶困难企业[11]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短期加速发行使用已有工具,二季度专项债发行预计明显加快,剩余额度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344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行[6]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提出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型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7][9] - 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获广义财政支持[6][14] 消费与内需提振 - 消费增速从2024Q3的2.7%回升至2025Q1的4.6%,对GDP贡献率从29%升至51.7%,政策强调增强消费拉动作用[8][9] - 服务消费支持力度加大,"国补"或扩围至服务消费领域,提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清理限制性措施[8][9] - 消费领域三条趋势主线:理性化品质升级、精神满足付费、技术进步催生新方向,建议增配消费互联网、乳制品、餐饮供应链等[10] 房地产与基建 - 房地产政策聚焦构建新发展模式,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14] - 化债政策持续推进,特殊再融资债已发行13373亿元,剩余6627亿元待使用,地方政府资金压力有望缓解[6][13] - 基建投资料随城投平台融资能力修复改善,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12] - 规范竞争秩序,强化环保、质量、技术等标准,优化供给格局应对供需不平衡[12]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审议在即,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助力优化发展环境[12]
中信证券|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
中信证券研究·2025-04-26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