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行业概述 -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采用逐层叠加材料方式制造三维实体,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原理相反 [3][14] - 3D打印在复杂结构成形、轻量化设计、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仍逊于传统精密加工 [3][15] - 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2023年约200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362亿美元,CAGR 21.8% [3][37] - 中国3D打印市场2022年规模约320亿元,预计2024年达415亿元,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3][37] 技术路线与材料 - 金属3D打印工业化成熟度最高,主要工艺包括选区激光熔融(SLM)和选区激光烧结(SLS) [3][17] - 3D打印材料是技术发展瓶颈,当前可用材料种类有限,钛合金、铝合金和不锈钢合计占比39.3% [20][21] - 金属3D打印市场2022年收入超28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400亿美元,CAGR 30% [20] - 光束整形技术如环形光斑可将打印速度提升至高斯光斑的3倍 [47][48] 产业链与成本优化 - 3D打印设备厂商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核心专利多由设备厂商掌握 [25][30] - 中国厂商铂力特、华曙高科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2年分别达4.9%和6.6% [43] - 钛合金粉末价格从2023年600元/kg降至2024年300元/kg以下,降幅达50% [47] - 增加激光头数量可显著提升效率,铂力特六光设备生产效率较双光设备提升2.7倍 [48] 下游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包括折叠屏铰链、手表中框等,OPPO Find N5采用3D打印天穹铰链 [50][55] - 苹果积极布局3D打印技术,探索用于Apple Watch和折叠机产品 [51][55] - 航空航天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41亿美元,2029年将达82亿美元,CAGR 15% [56][61] - 汽车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33.6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256.1亿美元,CAGR 22.53% [60][6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3D打印下游应用中,航空航天(13.3%)、医疗(13.7%)、汽车(14.0%)、消费电子(14.0%)占比最高 [38] - 中国3D打印应用以工业级为主,航空航天(17%)、汽车(15%)、医疗(15%)、消费电子(12%)为主要领域 [38] -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可能产生2000-5000亿美元经济效益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