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概况 - 赛事于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采用人机同跑双赛道形式,吸引12000名人类选手和22个机器人参赛[7][11] - 21支参赛队伍来自不同企业和高校,包括灵宝机器人队、轩辕机器人队等,队名风格多样[2] - 机器人身高差异显著,最高180cm(天工Ultra/逐日行者),最矮75cm(0306小巨人),最重达88kg(轩辕机器人)[2] 参赛机器人技术特点 - 运动性能:天工Ultra以12km/h速度领先全球,具备复杂地形适应能力;行者二号续航超6小时,行走距离突破百公里[5] - 商业化应用:松延动力N2身高110cm/20kg,动态性能优异,已量产销售600-700台,单价3.99万元,客户含科研机构及商场童装模特[16] - 结构优化:魔法原子小麦机器人通过40kg负重测试,关节抗冲击性强;松延动力对N2脚踝进行结构强化,采用EVA材质鞋底减震[19][20][21] 赛事筹备与测试过程 - 备战策略:松延动力3月14日发布空翻机器人后转向马拉松准备,每日进行7小时路面训练[14][26] - 技术挑战:公司通过算法调试、硬件加固(如齿轮箱加厚50%)、增程技术研发应对21公里续航问题[12][20][31] - 风险管控:魔法原子配备4台备用机应对关节磨损,允许比赛中更换机器人和补能[20] 赛事表现与行业影响 - 比赛结果: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夺冠,松延动力包揽第二(小顽童)和第四(旋风小子),季军为行者二号[44][47][51] - 现场亮点:宇树机器人表演鲤鱼打挺,BoosterTI中途跳舞互动,最小机器人"小巨人"与观众打招呼[37][40] - 行业意义:赛事成为技术展示平台,设置最佳步态奖等特别奖项,推动运动算法和商业化落地验证[32][35] 企业战略与市场定位 - 技术验证:松延动力通过赛事倒逼产品稳定性提升,魔法原子侧重大人形机器人可靠性测试[15][19] - 品牌曝光:松延动力N2空翻视频获全球关注,赛事中采用双机器人策略(速度型/拟人型)强化展示效果[14][33] - 研发方向:行业聚焦关节抗冲击(如清华通班队使用护膝)、能量回收系统及地形适应能力突破[5][42]
一个机器人要跑马拉松,需要做些什么?
后浪研究所·2025-04-19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