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重磅会议之后的资产配置思路
天天基金网·2025-04-29 20:51

政治局会议核心政策信号 - 会议在外部冲击加大、国内经济复苏动能分化的背景下召开,强调通过“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储备增量政策工具来“办好自己的事”,以底线思维和预案管理应对不确定性 [3][4] - 政策围绕“底线”与“预案”两大关键词展开,以四个“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作为底线,分层递进使用政策工具箱,避免透支政策空间 [4][5][6] - 财政政策定调积极,要求加紧实施和用好用足,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7350亿元,特别国债规模达8000亿 [5][7]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提出适时降准降息,并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和外贸 [7] - 资本市场重提“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释放对股市的积极信号,隐含震荡中稳中有升的预期 [7] 经济动能与增量培育 - 会议着力培育经济新增量,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核心抓手,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8] - 时隔七年政治局再次集体学习人工智能,强调其作为战略性技术的“头雁”效应,需在基础理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8][9]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纳入政策工具箱,服务消费(餐饮、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成为后续消费刺激重要抓手,是对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深化 [9] - 政策选择“分步上菜”策略,适度留白,源于开年经济数据向好、美国政策风向未定以及为持久战储备政策弹药的考量 [10]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 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存在,高股息股票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吸引力,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方向行业长期增长潜力明确,红利底仓与小盘成长相对占优 [11][12] - 港股作为强Beta品种具阶段性超配价值,需把握投资节奏,战略维度正视中美竞争带来的波动,战术维度互联网等权重板块业绩预期更强 [11][13] - 债市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特征,社融及GDP超预期提振现实,但关税扰动削弱预期,市场已定价降息,短期多空交织,但货币政策宽松下短债基金防御属性突出 [11][14] - 美股因软硬数据转弱、盈利预期下调(标普500盈利预期被持续下修)而基本面观点转为中性 [11][15] - 日本股市受日元升值负面影响企业EPS,但跌幅居前或使其早于其他市场修复 [11][15] - 东南亚市场能见度低,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低贸易摩擦地区在上轮冲突中影响有限,是较好投资区域 [11][15] - 黄金因逆全球化、地缘冲突及全球央行购金支撑,避险与去美元化逻辑加强,建议以配置思维替代交易思维 [11][16] - 原油因OPEC+限产放松、美国页岩油增产及需求放缓,2025年供需或转向过剩,油价承压 [11][17] - 豆粕受关税事件及USDA报告不确定性影响,价格预计宽幅震荡、下方空间有限 [11][17] 资产配置策略执行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核心资产(70-80%)配置红利ETF、自由现金流ETF、纯债基金,卫星资产(20-30%)配置黄金ETF、科创主题基金、港股低估值蓝筹 [18][22] - 进取型投资者可增加战术仓位,关注内需崛起(食品饮料、旅游、房地产)、反制措施(稀土有色、豆粕及农业)及超跌反弹与全球化布局(美股、日股) [18][22] - 需践行策略框架,摒弃情绪化交易(如FOMO),每季度审视组合并实施动态再平衡,根据政策风向与估值调整比例,以纪律性应对市场变数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