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核心观点 - 美国于4月2日推出新一轮关税措施 力度与覆盖范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对部分国家实行为期90天的"对等关税"缓冲期 执行10%的普遍性关税政策 [1] - 政策目标包括通过极端施压手段实现美国定义下的贸易平衡 缩减贸易逆差 以及通过高关税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 [4] 贸易平衡目标与制造业回流困境 - 美国追求的双边贸易平衡存在片面性 仅考虑货物贸易逆差 忽略服务贸易顺差 2024年与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顺差总额近3000亿美元 [5][6] - 制造业回流面临高成本困境 美国制造业工人薪资成本是新兴经济体的8-10倍 综合生产成本差距更显著 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支持 [7] - 历史数据显示保护主义政策仅短期刺激制造业 二战以来未能扭转制造业流失长期趋势 空心化源于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失衡 [9] 中国出海企业应对策略 高溢价及强产品力突围 - 全球竞争对手同样面临关税压力 具备强提价能力的企业计划通过适当提价控制利润影响 [15] 成本分摊与客户共担 - 采用离岸价定价的厂商以往关税变化多由客户承担 本轮关注转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同时争取关税豁免 [17] 产能布局区域再平衡 - 美墨加协议内产能暂未受较大影响 可能成为转口地 需跟踪墨西哥和加拿大对华关税政策变化 [19] - 东南亚产能与中国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 提供市场份额提升机会 [19] 市场多元化 - 企业积极开拓欧洲、中东和南美等非美市场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非美市场潜力巨大 [21] 关税影响差异与企业机遇 - 同质化竞争领域企业短期面临挑战 拥有绝对或相对产品优势的企业可能扩大市场份额 [22] - 全球贸易链重构中 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韧性和适应性有望抓住新机遇 [22]
“对等关税”冲击下,中国出海企业的应对之道
淡水泉投资·2025-04-11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