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节奏与内需对冲 - 外需承压背景下"内需对冲外需"成为必然,政策工具箱包括降准降息、财政扩张(专项债、特别国债)、消费刺激等[1] - 政策落地遵循"影响评估-政策定调-政策出台"经验路径,如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调整对应PMI放缓,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后"924"政策出台[2] - 4月底政治局会议是关键窗口,预计部署专项债加速发行(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日首发)、降息降准、地产需求激活等短久期政策[2] - 年中政治局会议可能推出增收政策、人口政策等长久期框架性措施,若财政提前完成目标则追加空间充足[2] 全球资产表现 - 日欧股指明显反弹:德国DAX周涨4.08%,日经225周涨3.4%(结束三周连跌),欧洲STOXX600周涨4.1%[3][12] - 美股持续承压:道指、纳指、标普500周跌2.7%/2.6%/1.5%,VIX波动率指数回落至29.65%[3][15] - 中国资产韧性凸显:恒指周涨2.3%,上证综指涨1.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仅微跌0.49%[3][12] - 商品市场分化:黄金现货突破3300美元/盎司(周涨2.3% RSI超70),布伦特原油周涨4.9%,铜价横盘(周涨0.05%)[3][12] 海外宏观三大线索 - IMF因贸易保护主义显著下调全球增长预期,但未预测衰退[4] - 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暴跌至-26.4%(预期2.2%),新订单指数从42.9%骤降至-34.2%,显示关税抢单效应结束[4] - 美联储释放观望信号:鲍威尔强调关税导致"通胀升+增长降"的两难,沃勒提出两种情景(10%关税暂不影响政策/18%关税或触发预防性降息)[5] 国内高频经济数据 - 4月第三周实际/名义GDP同比5.19%/4.12%,较一季度(5.4%/4.8%)放缓,平减指数同比-1.07%[6] - 工业开工率普遍回落:25省电厂日耗煤、高炉开工、汽车轮胎开工同比均下滑,焦化/沥青开工小幅回升[6] - 消费指标:4月1-13日汽车销量同比8%(较3月收窄),社零同比预计5.34%,服务业生产指数5.74%[6] - 通胀数据:4月CPI同比-0.24%(猪肉批发价环比转正),PPI同比-2.64%[6] 行业出口韧性分析 - 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烟花爆竹(39.8%)、体育用品(35.1%)、微波炉(34%)、家具(25.9%)、医疗器械(24.3%)[7] - 对美依赖度低的行业:风力发电机组(0.3%)、太阳能电池(0.4%)、船舶(0.8%)、集成电路(1.4%)、乘用车(2.8%)[7] - A股整体境外收入占比12.1%,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家电/汽车等行业超平均水平[6] 政策动态 - 国务院专题学习强调"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国常会部署稳就业、稳外资、促消费(养老/生育/文旅)、稳定股市房市[9] -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新增大连、宁波等9市,涵盖电信、医疗、金融等14领域155条任务[10] - 财政节奏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前至4月,但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周降0.22pct至58.28%(非房建项目华南华东拖累)[6][40]
【广发宏观团队】如何理解后续政策节奏
郭磊宏观茶座·2025-04-20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