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判断与政策基调 - 一季度经济增速达5.4%,高于市场预期,财政靠前发力和"抢出口"效应为主要驱动力 [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幅度超预期,中美双边关税跃升冲击外贸 [1] - 政策基调强调"以我为主",提出两个"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二季度外需支撑或减退,内需接棒成为经济持续向好的关键,单季GDP增速或小幅回落 [1] 宏观政策部署 - 财政政策总量空间显著扩张,2025年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达14万亿,同比增加2.9万亿 [6] - 增量政策包括:增发1.5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使用明年化债额度、设立中央收储基金 [1]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MLF增量续作6,000亿,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扩至8,000亿-1万亿 [1][2] - 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稳外贸专项政策将加快落地,M2增速或降至7%以下 [2] 重点领域工作 - 消费提振目标明确,"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力度或从3,000亿增至5,000-7,000亿,预计拉动社零增速2pct以上 [2] - 稳就业为"四稳"之首,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以降低企业社保成本 [2] - 房地产政策转向"巩固稳定",商品房收储与高品质住房供给并重,未售库存达7.9亿平 [2] - 地方化债加速,"6+4+2"方案推进显效,内蒙古等地融资平台"退平台"比例超50% [2] 资本市场影响 - 债市利率短期或震荡,10年国债利率区间1.6%-1.8%,信用债票息优势凸显 [3][4] - A股政策呵护信号强化,新增"活跃资本市场"表述,科技与消费板块获政策红利 [5] - 科技领域将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消费领域清理限制性措施并加大服务消费资金支持 [5]
【招银研究|政策】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
招商银行研究·2025-04-25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