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2][5] - 目标到2030年实现:每公斤动物产品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减少0.2公斤(降幅7%),非粮饲料资源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优质饲草新增4000万吨,养殖业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豆粕占比降至10%)[6] - 重点任务包括推广提效节粮技术、开发非粮饲料资源、发展优质饲草生产、优化养殖结构、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五大方向[7][8][9][10] 行动目标 - 提效节粮:203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每公斤动物产品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减少0.2公斤(降幅7%)[6] - 开源节粮:非粮饲料资源(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等)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优质饲草产量新增4000万吨[6] - 结构优化:养殖业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豆粕占比降至10%[6] 重点任务 提效节粮技术 - 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建立低蛋白饲料标准及动态营养模型[7] - 研发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及数智化饲喂决策系统,推动智能化养殖设施配套[7] - 集成应用精准饲养管理技术,支持小品种氨基酸和酶制剂研发[7] 非粮饲料资源开发 - 调查评估地源性饲料资源,建立营养成分数据库[7] - 推广发酵饲料、农作物秸秆酶解加工,扩大微生物菌体蛋白(如乙醇梭菌蛋白)产能[7] - 修订《饲料原料目录》,增补微生物、微藻、昆虫等新饲料原料品种[7] 优质饲草生产 - 培育抗逆性饲草新品种(苜蓿、羊草等),建设高标准种子田[7][8] - 扩大粮饲轮作和盐碱地饲草种植(如羊草、冰草),推动饲草全产业链发展[8] - 分区域推广高效生产技术,发展商品化草捆、草颗粒等产品[8] 养殖结构优化 - 调控生猪产能,发展节粮型肉禽生产(调优饲料蛋白含量)[8] - 推进牛羊增量提质行动,推广"牧繁农育"模式[8] - 发展设施渔业,推广循环水养殖和鱼菜共生模式[8] 技术创新与保障 - 建设饲料饲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强化节粮核心技术研发(如智能育种、疫病净化)[8][9] - 优化饲料兽药审批制度,建立重点产品(小品种氨基酸等)绿色通道[9][10] - 开展技术培训与典型案例推广,形成产学研协同机制[8][10] 阶段性进度 - 2025年:启动饲料资源调查,修订《饲料原料目录》,扩大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试点至20个城市[10] - 2026-2027年:完成饲料资源数据库构建,推广昆虫/藻类蛋白饲料化,建设饲草种子田[10] - 2028-2030年:全面应用数智化饲喂系统,建成种养结合的标准化养殖场[10]
重磅!点名非粮饲料、微生物蛋白!继2023年后农业农村部再发文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2025-04-30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