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概况 -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吸引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与1.2万名跑者同场竞技 [1] - 冠军"天工Ultra"以2小时41分完成21.0975公里,亚军为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季军为行者二号 [1] - 参赛机器人硬件差异显著:身高80cm-180cm,重量10kg-88kg,体现行业开放包容性 [4] 参赛机器人技术表现 - 天工机器人平均时速超10km/h,关节发热与能耗控制优秀,展现硬件与结构设计能力 [5] - 松延动力N2身高1.2m但奔跑速度媲美全尺寸机器人,算法控制与步态优化能力突出 [5] - 宇树科技未直接参赛,第三方公司通过二次开发其产品自主参与 [5] 首程控股产业布局 - 联合北京国管成立100亿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基金,覆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赛道 [1] - 被投企业包揽赛事冠亚军(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及第四名(旋风小子队) [2] - 已投资宇树科技、松延动力、星海图、银河通用等企业,构建"核心部件—本体研发—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实现量级增长,数家企业年出货量或突破千台,应用场景集中于科研、导览、工厂试用等 [6] - 技术迭代需解决上肢操作路线未收敛问题,依赖算法、硬件、数据等要素协同进步 [6] 投资策略 - 重点关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加注已投项目并赋能企业 [7] - 建立高校及大厂技术领军人才网络,追踪其创业或回国计划 [7] - 延伸布局医疗机器人、消费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7] 赛事产业影响 - 暴露供应链短板:人形机器人需一体化关节、结构设计与算法适配综合改进,非单一零部件升级可解决 [8] - 马拉松长距离测试凸显稳定性指标价值:能耗、故障率、修复时间、损毁率等数据推动行业迭代 [8] - 促进技术路线收敛:主机厂同台竞技加速技术互补,减少重复研发 [8]
一线创投人谈机器人马拉松:供应链待成熟,赛事有望促进行业快速迭代
机器人圈·2025-04-21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