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凯来:中国半导体装备的“破局者”如何跨越万重山?
材料汇·2025-04-20 21:16

核心观点 - 新凯来作为中国半导体装备领域的黑马,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巨头垄断,推动全球半导体装备格局重构 [3] - 公司以"名山战略"构建完整设备矩阵,覆盖工艺装备、量检测装备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7nm以下制程支持能力 [8][10] - 通过"国资+民企技术"模式获得资金与技术双重优势,15亿元战略投资保障研发投入 [5][7] - 建立100%国产化供应链生态,反向收购日企专利构建4523项全球专利护城河 [153][158] - 面临EUV光刻机技术限制和供应链风险,加速13.5nm极紫外光源研发应对挑战 [160] 技术突破 工艺装备 - 峨眉山EPI外延设备实现±0.3%膜厚均匀性,载流子迁移率提升15% [15] - 三清山RTP热处理设备晶圆温差±0.2℃,载流子迁移率提升12% [19][20] - 武夷山刻蚀设备刻蚀均匀性±1.2nm,良率提升至99.6% [30][33] - 普陀山PVD设备膜厚均匀性±1.3微米,靶材利用率达95% [38][41] - 阿里山ALD设备膜厚控制精度±0.1Å,漏电流低至10⁻⁸A/cm² [45][46] - 长白山CVD设备实现±0.5%膜厚均匀性,缺陷密度降低60% [50][53] 量检测装备 - 岳麓山BFI检测精度0.1μm,速度300片/小时,价格仅为国际竞品60% [58][61] - 丹霞山DFI检测精度0.05μm,缺陷检出率99.9% [68][69][74] - 蓬莱山PC可检测≥0.1μm缺陷,日处理能力超3000片 [78][80][83] - 莫干山MBI支持EUV掩模检测,精度0.03μm [87][88][93] - 天门山DBO套刻精度±0.1nm,测量时间<1分钟 [104][105][109] - 沂蒙山AFM分辨率0.2nm,可观测原子级结构 [128][129][136] 产业生态 - 与半导体巨头签订联合调试协议,设备导入周期压缩至3个月 [155] - 与H实验室联合研发SAQP技术,突破7nm制程限制 [155] - 与冠石科技实现"设备-材料-制造"协同创新 [155] - 通过重投天科布局碳化硅衬底,构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闭环 [157] - 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反向收购日企专利,构建4523项全球专利池 [158] 未来挑战 - 7nm以下制程仍需进口EUV光刻机支持,技术自主性待突破 [160] - 美国可能进一步限制关键零部件出口,供应链安全存在风险 [160] - 国际品牌影响力不足,需突破ASML等巨头的生态壁垒 [161] - 国内晶圆厂依赖国外光刻机,全流程适配存在障碍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