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其人(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2025-04-20 08:34

特朗普的商业与政治特质 - 敏锐的嗅觉和强大的表演力帮助特朗普从商人转型为政治人物,精准抓住美国"沉默的大多数"(白人蓝领和中产阶级)的诉求,提出"MAGA"、"America First"等口号,并在2016年和2024年大选中获胜 [4][5][6] - 标志性的"极限施压"策略:激化矛盾、推向灾难边缘以达成交易,这一策略源自其1987年畅销书《交易的艺术》 [5] - 第二任期将关税作为外交手段,2024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1.15万亿美元,占全球逆差国家总和的39%,较2017年增长34% [6] 同盟操戈与利益优先 - 特朗普倾向于让盟友承担更多成本,认为依附性强的盟友应支付更高"加盟费",这一思维早在1988年电视采访中已显露 [9] - 第二任期对政治盟友(如马斯克、贝佐斯等)采取强硬政策,导致其财富缩水:马斯克净资产减少1290亿美元(-42%),特斯拉股价跌超40%;贝佐斯缩水422亿美元(-21%) [10][11] - 在俄乌冲突中向乌克兰施压以获取矿产权益,对北约、欧盟同样采取"付费保护"逻辑 [10] 政策灵活性与选民基本盘 - 特朗普以利益为导向灵活调整策略,例如在对等关税引发金融动荡后迅速边缘化鹰派人物纳瓦罗,转而启用偏鸽派官员稳定市场 [13] - 美国后50%家庭仅拥有全国2.5%财富,资产中房地产占比近50%,股票不足5%;前1%家庭股票占比超40%,贫富差距悬殊构成其基本盘特征 [14] - 关税政策导致通胀风险,但后50%选民更惧怕通胀而非股市下跌,这解释了为何拜登任内经济过热却败选 [14] 国际博弈与潜在风险 - 对等关税制造全球"囚徒困境":各国妥协则美国独享利益,集体反制则冲击最大,可能迫使特朗普让步 [14] - 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变化使极限施压策略效力下降,同盟操戈可能引发反制(如资本出逃、美元贬值、美债利率飙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