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利率下行期消费股的估值变化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03-14 16:37

日本九十年代货币政策演变 - 日本央行在1991年7月将政策利率从6%下调至5.5%,同年11/12月各降50BP至4.5%,1992年4月降至3.75%,7月再降50BP,1993年2月降至2.5%,1995年5月下调为1%,同年9月降至0.5%,1999年进入零利率时代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90年9月的8%降至1998年9-10月的1%以下 [3] - 利率下调分为四个阶段:1990-1991年(6%→4.5%)、1992-1993年(4.5%→1.75%)、1994-1995年(1.75%→0.5%)、1996-2000年(0.5%→0.25%)[9] 消费股驱动模式分化 - 1994-1995年消费板块由基本面驱动:农林水产/食品饮料/纺织品/电器设备/批发/零售净利润变动率达15/-13/389/116/162/179%,市场表现与盈利高度相关 [9] - 1996-2000年转为估值驱动:同行业市盈率变动率为-88/-27/-70/-1/-68/-65%,市场表现与估值波动同步 [9][10] - 电器设备板块持续由基本面驱动(1994-1995年市场表现+15%对应净利润+116%,1996-2000年+35%对应+7%),零售行业由估值驱动(同期市盈率变动+334%/-65%)[12] 行业细分表现 - 出海主题产业估值溢价显著:1994-1995年电器设备板块PE估值底65.4倍,高于食品饮料(32.7倍)、纺服(43.5倍)、零售(50.1倍)[20] - 报复性消费推升可选消费估值:1994-1995年纺服/批发/零售PE涨幅达3773%/25%/302%,PS涨幅34%/25%/-2%,利润端增长389%/162%/179%[22] - 刚需板块估值稳定:食品饮料PE变动1994-1995年仅+6%(电器设备-29%、零售+334%),1996-200年为-27%(农林水产-88%、纺服-70%)[24] 长期投资价值分析 - 农林水产板块长期投资价值有限:1996-200年市场表现-58%虽净利润+20%,但市盈率下滑88%[12] - 电器设备板块具备成长属性:基本面增长抵消估值下滑影响,两阶段净利润累计增幅达123%[12] - 食品饮料行业呈现阶段性驱动特征:前期基本面主导(1994-1995年净利润-13%),后期估值主导(1996-200年PE-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