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扩张趋势 - 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持续扩大产能,行业扩张步伐加快 [3] -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投资120亿元,新增30GWh年产能,计划2026年二季度投产 [4] - 中创新航厦门项目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 [6] - 中创新航目标2030年总产能达500GWh [5] - 国轩高科调整大众汽车配套项目,年产能目标28GWh(12GWh三元+16GWh磷酸铁锂),投产时间延至2026年12月 [6]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2024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机量35.74GWh(市场份额6.73%),国轩高科22.12GWh(4.17%),分列国内第三、四位 [6] -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收入195.51亿元同比微降,储能业务收入82.01亿元同比增72.4%,占比从17.6%升至29.6% [6] - 中创新航储能电芯出货全球第五,已签订12.2GWh订单(阳光电源、沙特、欧洲客户) [7] - 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业务收入256.48亿元同比增11.3%,加速转向磷酸铁锂路线,2025年一季度三元电池装机占比仅2.3% [7] - 国轩高科2024年向大众汽车供货额约4463.5万元,主要为在华子公司采购 [7] 新技术与材料产能布局 - 固态电池领域:赣锋锂业在杭州投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覆盖全链条技术(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 [10] - 赣锋锂业硅基体系能量密度达320-450Wh/kg,金属锂负极电芯循环突破800次,全球首款500Wh/kg级产品已小批量量产 [11] - 大圆柱电池领域:四川射洪引入58亿元项目,安徽相源新能源计划投资60亿元生产多种型号圆柱电池 [14] - 磷酸锰铁锂(LMFP)材料:甘肃白银时代瑞象一期2万吨投产(总规划10万吨),山西特瓦时能源10万吨项目一期投产 [16][17] - LMFP技术:克容量达152mAh/g,初期满产满销,应用从两轮车/便携储能向动力领域扩展(如五菱高锰电池) [16][18] - 硅碳负极:北方特气规划7万吨项目(一期2万吨),襄阳某公司公布120亿元10万吨项目 [18] 行业整体态势 - 锂电池产业链全方位扩张,新兴技术赛道(固态电池、大圆柱、LMFP、硅碳负极)投资高度集中,规划产能巨大 [19] - 企业通过差异化布局(如中创新航侧重储能、国轩高科转型磷酸铁锂)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力 [8] - 产能利用率问题显现,部分企业通过产线改造(定制化转标准化)和锁定特定场景(如户用储能/两轮车)应对 [8]
锂电扩产持续: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加码,固态、大圆柱“拥挤”
高工锂电·2025-04-28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