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对黄金的传统观点 - 黄金没有生产能力,不能用已有的黄金生出更多的黄金,实际用途不多,只在工业和珠宝饰品领域有一些用途 [3] - 黄金价格的上涨大多源自于投资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心理,如果做多黄金,就是在做多恐惧 [3] - 更青睐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认为好公司回报会高于黄金和债券,因为那是会下蛋的母鸡,能长出庄稼的农场 [3] - 优秀企业的股票就像是拥有一只持续不停地下蛋的母鸡,而黄金就像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只会坐在那里,还要不停地吃东西 [3] - 即使在黄金跌到每盎司800美元时也不会买黄金 [3] 对黄金"货币属性"的战略价值认知不足 - 忽视"超主权储备"的制度性需求,黄金核心价值已从商品属性转向货币体系稳定器 [4] - 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45吨,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2025年3月末储备达2292.33吨 [4] - 新兴市场黄金储备占比从8.9%向发达市场26.9%迈进,本质是通过黄金对冲美元信用风险 [4] - 低估去美元化的系统性影响,美国政府债务达36.1万亿美元(GDP占比120%),2024年利息支出首超国防预算(8817亿美元) [5] - 美元指数2025年以来下跌8.53%,触发各国对"美元单极储备"的系统性担忧 [5] 对"恐惧驱动"投资的片面性解读 - "恐惧"已转化为长期风险对冲的制度性配置,而非散户跟风投机 [6] - 2024年黄金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逆势上涨25%,2025年年初至今涨幅26.7%,超越标普500(-10.18%)和纳斯达克(-15.66%) [6] - 2025年4月第三周,COMEX黄金非商业净多持仓达425.9吨,ETF周度净流入31.7吨(亚洲地区占比5%) [9] - 黄金作为"反脆弱资产"的定价逻辑:当美元信用动摇,黄金的避险溢价会形成自我强化的机构配置逻辑 [8] 对"非生产性资产"的传统框架局限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黄金的风险分散功能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配置工具 [15] - 2025年数据显示,黄金与标普500的周度相关性为-0.03,与纳斯达克相关性0.01,显著低于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 [15] - 全球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达3772亿美元,2025年初截至4月第三周净流入324吨 [15] - 黄金的抗通胀功能:在全球央行货币超发背景下(2024年全球M2增速8.2%),黄金年矿产增量仅1.5%的有限供给使其成为抵御购买力稀释的核心工具 [16] - 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期,黄金价格涨幅达1781%,远超同期股票和债券 [16] 传统框架与货币经济学的分歧 -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框架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贸易体系内,而黄金的定价逻辑根植于货币经济学 [17] - 当信用货币体系出现信任危机,黄金作为"终极支付手段"的需求会超越供需模型 [17] - 2025年COMEX黄金期权波动率22.14%持续高于标普500期权的18.7%,反映市场对其"货币属性"的溢价定价 [17]
巴菲特对黄金判断的局限性
雪球·2025-04-24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