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租不出去了
虎嗅APP·2025-05-01 10:58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经历短暂爆发后迅速降温,需求萎缩明显[4][5]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短期营销价值与长期实用功能脱节[16][19] - 资本市场热度与商业化落地进度存在显著差距[21] 作为噱头的宇树机器人 - 央视春晚表演使宇树机器人成为现象级产品,单日租金一度达1.5万元且档期排至5月[4][7] - 二次开发机型G1-U2售价24.9万元/台,日租2万元,五一期间价格翻倍[7][8] - 带动行业融资活跃:2025年前3月机器人赛道融资102起(同比+36%),其中人形机器人超20起(同比+100%)[8][9] - 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年内上涨32.3%[9] 没有回头客的生意 - 租赁价格快速下滑:不可二次开发机型G1日租从8000-15000元降至5000-8000元[13] - 典型经营者情况: - 徐冲3月订单实际成交仅3-4单,设备闲置率达71%[13][14] - 张振尧的G1设备周均使用率仅28.6%[14] - 商业模式本质为注意力经济,复购率极低(仅展会客户有重复需求)[11][12] 理想主义者的游戏 - 技术瓶颈显著:春晚扭秧歌动作需排练3-4个月,半程马拉松暴露运动控制缺陷[19] - 行业分歧: - 投资人质疑商业化前景(朱啸虎称主要客户为高校/竞争对手/央企展示)[20] - 创业者强调技术革命属性(众擎机器人预测5年内普及)[20] - 当前主要矛盾:资本投入速度远超实际技术突破进度[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