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5年首季业绩呈现分化与波动特征 保险服务收入整体增长但盈利增速不一 新会计准则放大资本市场波动对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 险企正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应对挑战 [1][2][6] 盈利业绩表现 - 五家险企保险服务收入合计4098.71亿元 同比增长3.6% 中国人保增7.9%和新华保险增5%增速领先 [4] - 归母净利润合计841.76亿元 同比增1.4% 但个体分化显著:中国人保增43.4%至128.49亿元 中国人寿增39.5%至288.02亿元 新华保险增19%至58.82亿元 而中国平安降26.4%至270.16亿元 中国太保降18.1%至96.27亿元 [2][4] - 中国人保盈利增长源于承保与投资双驱动: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4.5% 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承保利润66.53亿元同比增183% 权益投资把握市场机会实现正收益 固收投资通过交易策略提升收益 [4][5] - 中国人寿保险服务业绩增129%至255亿元 主因健康险赔付率改善及利率上行对分红险CSM释放的扰动 [5] - 净利润下降主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国平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18.02亿元(同期344.87亿元) 中国太保收益16.55亿元(同期151.04亿元) 差额分别达562.89亿元和134.49亿元 [6] 净资产波动原因 - 中国太保归母净资产2636.1亿元较上年末降9.5% 新华保险归母净资产798.49亿元降17% [9] - 波动源于新准则下负债端采用50天移动平均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50天平均降24.9bps)而资产端采用时点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涨13.8bps) 导致OCI债券浮盈减少与负债端承压 [9] - 新华保险2024年末净资产962.4亿元较2023年末降8.4% 显示新准则下净资产波动性持续 [9] - 新保险合同准则取消折现率平滑机制 负债端更易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 [9] 资产负债管理举措 - 中国人保通过调整TPL与OCI债券配置提升收益稳定性 中国人寿缩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从超2年至1.5年 [5][12] - 负债端优化产品结构:太保寿险分红险新保保费占比18.2% 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12] - 资产端加大OCI类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一季度6家险企举牌12次(超2023年全年) [12] - 长期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 参与险企从2家增至8家 OCI类计量方式减少股价波动对财报冲击 [13]
深度丨五大险企首季业绩分化,新准则“放大”波动效应
证券时报·2025-05-02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