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风暴中的外贸厂商:准备两年不赚钱,但大限来临前狠赚了一把
商业洞察·2025-05-03 14:06

核心观点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导致进口商清仓退场或转向墨西哥、东南亚等替代供应链 [1][2] - 特朗普政府对越南加征46%关税后又暂缓,政策变动导致企业损失40个集装箱定金 [2] - 美国海关启用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要求提交原材料采购发票,越南转运路径失效 [9] - 墨西哥市场存在货品丢失风险,仓库价格翻倍,监守自盗现象普遍 [10] - 物流商自4月25日起对美国专线调价,普通渠道1kg加价10元,操作费70多元,精品服装物流价涨至157元 [4] - 美东时间5月2日将取消T86清关模式和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 [5] 行业影响 - 玩具厂订单量锐减30%,工厂暂停生产并给工人放长假 [2] - 服装行业受物流涨价影响显著,广州服装厂面临成本压力 [4] - 东南亚市场虽有90天豁免期,但灰清方式存在高罚款风险 [19] - 分拆报税可降低关税但增加丢件风险,需在美国本地完成组装 [20] - 物流成本普增10元/kg,操作费在50-80元之间,但分摊到单件仍可接受 [21] 企业应对策略 - 林振强尝试越南、加拿大、墨西哥等转运路径,但均因政策或成本问题失败 [7][9][10] - 陈立关闭仓库转做服务商,计划为关税稳定后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13] - 张永利用东南亚豁免期走灰清渠道,赌美国海关核查漏洞 [19] - 企业考虑分拆报税策略,如陶瓷拆分为胚体+釉料+烧制服务以降低关税 [20] - 林振强在物流涨价前囤货,库存可支撑至秋季,同时暂停给新客户发货 [21] 市场变化 - 美国客户暂停380万美元订单,线上沟通取代往年广交会实地考察 [7] - TikTok店铺订单因消费者囤货而增长,投流费减少三分之二但单量增加 [16] - 中美汇率保持在7.3以上,10万美元可多出1万元利润 [17] - 美国消费者因担忧5月2日后涨价而提前扫货,推动短期销售热潮 [16] - 物流商报价上涨但货柜填充不足,工厂老板们持观望态度 [21] 历史对比 - 2019年圣诞季林振强工厂人造圣诞树订单旺盛,公司账户现金流达千万元 [15] - 3年前广州20人小工厂做外包生意年赚70万元,如今招工市场冷清 [15] - 过去3年天价海运费达1.5-2万元/货柜,如今物流成本上涨但影响较小 [21] - 内销转型利润不足出口订单一半,企业更倾向维持美区市场 [15] - 陈立早年通过eBay实现年营收数百万美元,如今转向TikTok等新渠道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