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成效与设计 - 2024年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过2.5个百分点,预计5年利息支出减少2000亿元以上[4] - 研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4] - 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税收政策等工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并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5] - 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全年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6] 政策工具与实施策略 - 2025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11] - 新增政府债券11.86万亿元,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多管齐下防患风险[12] - 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均衡性转移支付达2.73万亿元[12] - 组合运用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工具,形成政策合力[7] 重点领域支持措施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14] -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15] - 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增长10%,资金向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15] - 推进清理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16] 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 - 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防止新增隐性债务[18] - 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18] - 提高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发放育儿补贴[14] - 保持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力度不减,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17]
蓝佛安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2025-05-03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