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改革进入深水区,永辉何时迎来拐点?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正处于战略转型深水区,通过"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供应链及组织架构,推动"品质永辉"改革[6][14][17] - 2024年营收675.74亿元(同比降14.07%),归母净亏损14.65亿元(亏损扩大10.26%);2025年Q1营收174.79亿元(同比降19.3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降79.96%)[6] - 改革聚焦"商品力+场景力+组织力"三维革新,已调改47家门店中41家稳态门店单店月均盈利超35万元[31][32] - 名创优品62.7亿元入股后仍坚持胖东来路线,提出"433"改革规划(四化、三力、三变)及供应链"三大聚焦"战略[18][35][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店均营收0.4771亿低于整体店均0.87亿,单店效率有望双位数优化[23][26] - 关店导致资产减值2.0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2.04%至21.91亿元,员工总数减少19.6%[28] - 毛利率持续承压:2024年降0.78个百分点至16.09%,2025年Q1再降1.35个百分点[28][43] 战略转型 门店调改 - 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调改聚焦商品品质/卖场环境/顾客服务/员工福利[31] - 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关250-330家老店,2026年完成存量门店全面调改[26] - 调改门店客流销售提升,41家稳态店Q1发放员工奖金2634万元[31][32] 组织变革 - 架构从四级(全国-省区-区总-店长)压缩为三级(总部-大区-门店),设立28个大区[39] - 整合运营中心/商品中心等赋能单元,新设3R部门开发即食商品[39] 供应链革新 - 推行"三大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长期主义)和"一个反对"(随意更换供应商)[36] - 自有品牌研发120款商品,20余款年销超5000万;去KA模式调整近3万支商品[45] - 搭建外贸企业绿色通道,已对接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3][44] 行业定位 - 目标成为"满足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探索制造开发型零售转型[26][47] - 当前市值493.68亿元(4月25日收盘价5.44元),改革成果预计12-18个月后集中释放[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