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射频前端行业现状 - 射频前端头部企业普遍亏损,卓胜微2025年一季度营收7.56亿元同比暴跌36.47%,归母净利润-4662.3万元[1] - 行业面临过度竞争导致市场内卷,国产替代已完成中低端市场,竞争演变为"替代国产"[4] - 2025年将拉开国产射频前端淘汰赛序幕,竞争日趋残酷[13] 卓胜微经营分析 - 公司从射频开关转向射频前端模组全覆盖,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增长83.5%[2] - 产品结构:射频开关/Tuner/LNA占比50%,DiFEM占比40%,其他10%[2] - Fab-Lite模式导致短期成本压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4.2%[3] - 在DiFEM市场面临高通价格战和技术压制,L-PAMiF/L-PAMiD市场遭遇唯捷创芯等竞争[2] 唯捷创芯竞争态势 - 2024年营收21.03亿元同比下降29.46%,归母净利润-2372.51万元[4] - 4G PA市场份额超40%,5G产品份额达30%,但放弃ODM市场导致营收下滑[5] - 2024年被飞骧超越(营收21.15-25.30亿元),但在5G Phase5N PA保持核心优势[6] - 2025年Q1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10.24%,但亏损扩大至-1812.76万元[4] 慧智微技术突破 - 采用"SOI+GaAs"混合架构突破国际专利壁垒,AgiPAM®平台支持多频段系统[8] - Phase8L L-PAMiD模组与国际厂商同步量产,面积较Qorvo方案缩小42%[9] - 2024年进入三星自研供应链(占全球19%市场份额),70%三星手机采用自研模式[10] - 战略聚焦高端产品,2024年底砍掉低端产品线,员工从304人缩减至258人[10]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可重构射频前端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实现硬件复用与灵活配置[8] - n79频段产品下沉将推动中端机型普及,国产L-PAMiD模组渗透率持续提升[12] - 行业竞争从产品市场延伸至资本消耗战,高端研发与中低端价格战均需大量资金[11]
国产射频前端,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