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与情绪修复 -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全球市场剧烈波动,港股4月7日单日跌幅基本回吐年内全部涨幅,但随后逐步企稳,恒生科技累计反弹19.1%,MSCI中国、恒生指数、恒生国企分别反弹13.6%、13.5%和13.3%,上证指数和沪深300小幅反弹5.9%和5.0% [1] - 板块层面,信息技术(+29.0%)、医疗保健(+19.2%)、可选消费(+14.3%)等板块涨幅领先,银行(+4.9%)、公用事业(+5.6%)、能源(+5.9%)等板块相对落后 [1] - 当前投资者情绪对关税本身已逐渐"脱敏",关注重点转移到对实际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影响 [3] 关税影响的行业分析框架 - 从需求来源视角将行业分为三类:主要需求来自美国、来自其他市场、来自国内 [4] - 主要需求来自美国的行业需关注转口渠道与议价能力:传媒、软件服务、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等板块龙头影响小,集运和航空货运、轻工和纺织制造的中小企业、医用耗材等影响大 [6][10] - 主要需求来自美国以外其他市场的行业需关注出口目的地的竞争关系:科技硬件、家电、机械、家庭用品或逐步显现结构性机会 [11] - 主要需求来自国内的行业受关税影响最小,但与国内政策刺激力度紧密相关,消费和地产基建相关板块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后续若有政策支持将有效对冲外部冲击 [18][20] 2018年贸易摩擦的经验与差异 - 2018年市场走势分为三阶段:下跌阶段红利和防御板块提供避险价值;反弹阶段消费成长板块修复更快;震荡阶段结构性行情突出,国产替代支持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成长板块走强 [25] - 当前与2018年的差异:国内环境不同,当前基本处于"稳杠杆"阶段;关税程度和范围不同,本轮对等关税影响转口贸易 [28][30] - 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期,关税冲击逐步抹平,但本轮对等关税涉及广、幅度高,对所有贸易伙伴均加征10%的基线关税,并对越南、墨西哥等转口枢纽国实施针对性高关税 [31] 政策对冲与市场展望 - 极限假设下关税或拖累港股盈利下滑10个百分点至低个位数,补足出口拖累的GDP需要额外5万亿元财政刺激 [35][36] - 指数空间测算:基准情形对应恒指20,500点左右;积极情形恒指重回23,000-24,000点;悲观情形对应恒指18,000-19,000点左右 [37] - 行业配置建议:短期以红利和科技成长轮动;中长期关注科技互联网、新消费、国产替代等国内需求方向,以及科技硬件、家电、机械等海外市场结构性机会 [37]
中金:关税如何影响行业配置?
中金点睛·2025-05-07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