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业重大改革!多方位详解来了
证券时报·2025-05-07 20:28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25条改革措施全面深化行业改革,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2][4] - 改革核心在于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服务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2] - 改革举措需20余件配套法规细化落地,证监会已制定落实时间表,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2][12] 优化基金运营模式与考核评价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4] - 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的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10] - 基金公司内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中,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相应降低管理规模、收入利润等指标权重[10]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业绩比较基准发挥"锚"和"尺"的作用,明晰投资风格、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并作为考核依据[5] - 将出台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建立基准库,明确设定、修改、披露、评估及纠偏机制[6] - 在基金公司业绩考核、监管分类评价、第三方评奖等机制中,更关注产品业绩偏离基准的情况[6] 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扭转"旱涝保收"现象[8] - 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费率:符合同期基准适用基准档,明显低于基准适用低档,显著超越基准适用升档[8] - 采取新老划断,头部机构新注册的主动权益类基金60%需采取浮动费率安排,试行一年后评估[9] 薪酬管理与利益绑定 - 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机制,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10]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越基准,可合理适度提高基金经理绩效薪酬[10] - 提高基金公司高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对本公司管理基金产品的跟投比例,并延长现行1年锁定期[10] 支持机构发展与协调 - 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发展,制定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推动降本增效,支持市场化并购重组[12] -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支持权益类基金和固收类基金协调发展[12] - 监管部门将区分存量增量、大小公司稳妥实施,给予充分调适时间,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优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