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措施 -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 [1] - 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1]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 - 结构型政策: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合并使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总额度8000亿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1] 政策背景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但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低于临界点 [2] - 推动央行宽松的核心因素是经济基本面,PMI是重要前瞻性指标 [2] - 本次"双降"略超市场预期,特别是降息部分,因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强劲,国内货币宽松压力减轻 [2] 政策创新 - 首次将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0%,打破市场理解的5%隐性下限 [4]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支持科技创新从间接融资扩大到直接融资领域 [4] - 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其对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4] 科技创新债券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借鉴2018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经验 [5] - 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5] - 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了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但债券市场融资较少 [5] - 该工具可降低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成本,支持发行8年期、10年期等长期限债券 [6]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 [8] - 当前全球关税博弈持续,对我国出口、经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央行政策体现前瞻部署 [8] -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幅度有限,但结构型工具协同发力为未来预留空间 [8] - 央行宽松周期料将延续,年内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9]
央行超预期“双降”,下半年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7 22:20